7月5日,第六届AR产业发展论坛在深圳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艾邦主办,以“AI+AR”为主题,聚焦AR眼镜发展、AI技术升级以及相关材料和工艺的创新,旨在与AR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共谋发展。广纳四维产品市场总监杨智杰受邀出席活动,并带来主题演讲《衍射光波导新技术 & 新材料助力AI+AR发展》,分享了广纳四维在AR衍射光波导量产过程中的探索经验,为消费级AR眼镜的普及按下加速键。

 

01

直击行业痛点:AR眼镜的“双重枷锁”

 

杨智杰指出,当前市面光波导AR眼镜存在两大常见问题:外观方面,镜片的厚重、光栅感强、反光严重等问题导致与普通眼镜仍存在很大差异显示方面,由杂散光引起的拖尾、拖影和光晕问题,影响用户佩戴使用体验。这些痛点本质是光学工艺与材料的双重瓶颈,而用户对轻量化硬件的需求正倒逼技术变革。

 

02

破局之道:广纳四维的“光学三重奏”

技术升级广纳四维通过透工艺光学结构设计,将波导片透过率提升至99%,同时光栅与非光栅区域透过率差距仅2%,使光波导镜片设计媲美普通镜片,且不影响镜片B值,长时间佩戴无负担。同时,通过优化模板制作工艺,提高光栅周期精度,减少了压印缺陷和粗糙度,从而优化显示画面,减少光晕和拖尾问题。

材料革新:广纳四维自研碳化硅刻蚀设计及工艺,采用DUV光刻+反应离子刻蚀,搭配自研相位掩模版,突破纳米结构加工精度极限。单片全彩波导镜片厚度仅0.7mm,重量仅4g,彻底消除彩虹纹效应,实现“无感佩戴,沉浸视界”。
工艺飞跃:广纳四维创新全贴合方案,区别于传统框贴方案,全贴合可将镜片厚度减至0.43mm,同时提升可靠性,适配近视镜片及电致变色等多功能镜片,为用户打造个性化智能眼镜。

 

 

03

量产能力:为AI+AR生态筑基

 

广纳四维产线配备业内主流生产及测试设备,可对产品生产进行全流程全方位的有效监控。工艺及设备全链条自主可控,纳米压印、刻蚀以及全贴合工艺实现全部生产In-House,具备全链条纳米加工工艺。目前公司已向海内外客户稳定供货波导片超15万片,具备成熟量产能力此外,广纳四维展位展出的最新衍射光波导系列产品赢得了行业伙伴及客户的高度关注,也再次印证广纳四维技术商业化的成熟度。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升级和AR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广纳四维将继续深化衍射光波导技术的研发与创新,进一步优化材料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性价比,以满足消费级市场对AR眼镜的高需求。同时,广纳四维还将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AI+AR生态的繁荣发展。未来,广纳四维将致力于打造更轻薄、更智能、更舒适的AR眼镜光学方案,助力AI+AR技术在更多领域实现突破与应用,为用户带来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SEEV

来源:广纳四维

艾邦建有AR/VR产业链微信群,目前有HTC、PICO、OPPO、亮亮视野、光粒科技、影创、创维、佳视、歌尔、立讯精密、多哚(纳立多)、欣旺达、耐德佳,联创电子、至格科技、灵犀微光、舜宇光学、广景视睿、珑璟光电、京东方、海信视像、科煦智能、阿科玛、金发科技、思立可、新安天玉、四方超轻、大族激光、发那科、承熹机电等加入,也欢迎大家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加入微信群:
资料下载:
欢迎您点击此处加入AR/VR通讯录,目前已经有3000多人加入,如歌尔、HTC、OPPO、创维、PICO、字节跳动、黑鲨、联想、耐德佳、灵犀微光、立讯、领益智造、欧菲光、华勤、闻泰、立讯、珑璟光电、舜宇、深圳虚拟现实等,点击下方关键词可以筛选

作者 sun, ke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