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AR波导中的彩虹效应 碳化硅波导的引入,一定不只是为了FOV这一个指标。 在读完仇老师他们关于碳化硅波导的文章后,我找到了碳化硅的第二个重要价值点:减轻彩虹效应的理论依据。 这个点,也是Meta重点宣传的。 彩虹效应,顾名思义,就是环境的白光,透过AR波导后会看到偏色,比如偏蓝紫。 图片来源theverge:meta orion AR样机眼镜。 当然,你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偏色的主体颜色大概率还是不一样的。 彩虹效应的本质,就是波导上面的光栅,对入射白光,进行了分光。 将混在一起的各种颜色光,分了出来,这样人眼就看到了颜色。 分光现象,在微纳光学元件中,几乎一定是存在的。 因为微纳元件,是波长尺度级的,对波长,角度,偏振都敏感。 只要在微纳尺度,由于光的波动特性带来的衍射和干涉效应,都很容易呈现出彩虹色。 比如,肥皂泡泡,CD光碟,亮光下的手机屏幕反射光,超透镜,光栅器件,等。 图片来源wikipedia:肥皂泡中的薄膜干涉产生的彩虹效应。 图片来源wikboudewijnhuijgens:CD光盘中的微纳结构呈现彩虹效应。 从理论上,无法避免。 那碳化硅波导是如何减轻彩虹效应的呢? 一句话表述:碳化硅折射率足够大,光栅的周期可以设计的很小,而小的光栅周期,会让环境光的衍射角度很大,超出了人眼的观察范围。 简单来讲,碳化硅不是没有彩虹效应,而是让这种“彩虹光”,不要射到人眼,就算解决问题了。 02 碳化硅波导减轻彩虹效应的原理 那为什么常规折射率的基底,就不能用小的光栅周期呢? 上一篇文章,我们已经分析清楚了,基底折射率决定能支撑的FOV范围。 光栅给入射光施加的矢量,与波长成正比,与光栅周期成反比。 如果用小周期光栅,从光栅衍射的光就会跳的更远(衍射角度更大)。 对大角度入射的光,小周期光栅,会让衍射光跨的步子太大,直接跳出了波导K空间圆环,就无法在波导内存在,使得能支撑的FOV减小。 如果要单片实现全彩大FOV,光栅的周期不能太小。 碳化硅能够减轻彩虹效应,本质上,还是因为碳化硅折射率高,给了足够的设计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面,我们设计人员有足够的腾挪余量,只要让“彩虹光”不进入到人眼,就相当于减轻了彩虹纹。 图片来源仇旻老师团队论文:碳化硅波导可以使用更小的光栅周期,使得大部分彩虹纹无法进入人眼,极大的降低了彩虹效应。个人感觉这个图有点小bug,但不影响结论:https://arxiv.org/abs/2409.14487。) 从设计者角度来说,我需要碳化硅。 但从系统角度来说,我们还是要平衡其他东西,比如刻蚀难易程度,成本等。 其实,所有的系统,都会存在这种问题。 系统设计自由度越大,优化变量越多,难度就越大,但效果就容易做的更好。 更能够找到一个全局的最优解。 但为了工程落地,又需要尽量的简单。 最终就是在各种变量间取得平衡,找到一个优雅的解决方案。 03 架构定型后的工程优化 当你做过几个领域,会发现,不同领域的底层逻辑都很相似。 比如,大模型早期的主流路径是增加神经网络的参数规模,从几十亿,到几百亿,到现在的千亿甚至万亿。 但规模做到一定程度,边际效应开始递减,光靠堆参数已经不够了。 于是,行业开始在架构、数据、计算效率等方向寻找突破。 比如架构上,DeepSeek的MoE(Mixture of Experts)让不同部分的网络在不同任务上发挥作用,提高计算效率; 数据上,从粗放抓取到精细筛选; 计算上,低比特量化减少计算负担,蒸馏提升小模型性能,稀疏激活减少冗余计算等; 多模态方向,让模型不仅能理解文本,还能看图、听声,甚至生成视频。 系统的优化,永远不是单一维度的极限推演,而是在多个变量之间找到最优的平衡。 大模型如此,碳化硅波导也是如此。 工程的东西,就是这么有趣,你永远都无法保证找到了一条最好的路径。 既需要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也需要长期积累和底层突破。 在合适的自由度内快速试错,是比较有效的策略。 04 总结 碳化硅波导,通过设计小周期的光栅,增大环境光的衍射角度,使大部分“彩虹光”无法进入人眼。 这种方式,确实找到了一条非常简单有效的路径,来极大减轻彩虹纹效应。 那小周期光栅,是否会带来其他问题呢? 这,需要通过设计优化进行系统评估。 来源:AR洞察 艾邦建有AR/VR产业链微信群,目前有HTC、PICO、OPPO、亮亮视野、光粒科技、影创、创维、佳视、歌尔、立讯精密、多哚(纳立多)、欣旺达、耐德佳,联创电子、至格科技、灵犀微光、舜宇光学、广景视睿、珑璟光电、京东方、海信视像、科煦智能、阿科玛、金发科技、思立可、新安天玉、四方超轻、大族激光、发那科、承熹机电等加入,也欢迎大家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加入微信群: 资料下载: AR VR显示技术报告 2022年ARVR推出的新品总结20221103 2022年5月27日AR/VR产业链论坛演讲PPT AR 光波导显示方案企业介绍 国内45家AR/VR/MR头显品牌企业盘点 AR/VR/元宇宙ODM/OEM代工16强 AR/VR高分子材料供应商介绍20强 AR/VR材料介绍PPT 欢迎您点击此处加入AR/VR通讯录,目前已经有3000多人加入,如歌尔、HTC、OPPO、创维、PICO、字节跳动、黑鲨、联想、耐德佳、灵犀微光、立讯、领益智造、欧菲光、华勤、闻泰、立讯、珑璟光电、舜宇、深圳虚拟现实等,点击下方关键词可以筛选 品牌 代工 AR AR眼镜 VR ODM及方案 外观件 外观设计 内容 AR导航 游戏 交互 光学元件 智能终端 光波导 人脸识别 摄像头 眼动追踪 天线 软件 五金 语音识别 显示屏 光学镜头 塑胶件 文章导航 法国ENGO推出运动智能AR眼镜,重量仅36克 Snke推出用于医疗保健的AR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