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Meta Connect大会上,Meta推出了其首款消费级单目全彩AR眼镜——Meta Ray-Ban Display 。该产品采用“LCoS + 阵列光波导”方案,实现了清晰鲜艳的全彩显示,标志着全彩AR技术正式走向消费级市场。与去年发布的MicroLED原型机Orion相比,Meta Ray-Ban Display不仅在显示效果上更出色,还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有望成为消费级AR的新标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几乎在同一时间,在深圳举办的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上,国内光学企业理湃光晶也正式发布了其全彩阵列光波导模组——LCTA 50。该模组已支持大批量出货,具备50°大视场角、1080p高分辨率和仅0.8cc的超紧凑光机体积,展现了国产光学技术的领先实力。

图片来源于理湃光晶公开资料
为何meta在巨大投入各种方案的研究后,最终选择了阵列波导方案?这一技术路径究竟有何优势?
一、阵列波导:消费级AR的“最优解”
Meta选择阵列光波导而非其他方案,是基于显示效果、量产可行性和成本控制的综合考量。其核心优势包括:

图片来源于网络
色彩表现卓越:阵列光波导是目前实现单片全彩显示中色彩还原度最高的方案,结合传统几何光学与成熟镀膜工艺,能实现出色的色彩和亮度均匀性。
光学效率极高:对于20°视场角,光效可轻松超过3000 nits/lm,能更高效地利用光机亮度。
低漏光率:漏光率可控制在1%以下,从根本上解决了其他方案常见的“眼冒绿光”问题。这不仅保护了用户隐私,更关键的是为设备的日常社交属性奠定了基础。
作为一款旨在日常佩戴的产品,Meta Ray-Ban Display深知: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连接,始于眼神交流。若镜片漏光严重,会遮蔽佩戴者的眼神,仿佛隔着一层数字屏障,将用户与周围世界割裂在两个时空。
而理湃光晶的阵列波导方案更进一步,已将漏光率降至0.5%以内,让科技在融入现实时,几近无形。
抗环境杂光:阵列波导在设计上可实现外界零杂光干扰,确保显示内容在任何光照环境下都清晰可见。
技术成熟,易于量产:其制造工艺与传统精密光学加工(镀膜、贴合、切割等)一脉相承,生产良率高,成本可控。
值得注意的是,Meta公布的波导光效约为1000 nits/lm,漏光率为2%,并未追求极致参数。这显然是出于产品美观、成本与量产良率的平衡考量。例如,为了镜片外观更透明,Meta可能降低了耦出面的反射率,从而牺牲了部分光效。而理湃等厂商则能提供光效更高(2000 nits/lm)、漏光更低(<0.5%)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二、LCoS:成熟可靠的“最佳拍档”
当前,增强现实(AR)领域对 MicroLED 的讨论热度不减,而 Meta 和谷歌却选择沿用 LCOS 技术,看似非常规,实则具备充分的技术合理性,尤其在全彩显示场景中LCoS是目前最理想的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技术成熟,亮度高:LCoS光机设计自由度高,可轻松实现5lm以上的出光亮度,以满足AR户外使用的需求。
成本可控:其生产工艺成熟,供应链稳定,成本远低于尚在攻关中的单片全彩Micro-LED。
功耗优势:在显示高亮度、全屏内容(如图片、网页)时,LCoS的能效表现优于Micro-LED。

图片来源于理湃光晶公开资料(50FOV二维阵列光波导模组搭配0.8cc LCOS光机)
在光机性能上,Meta Ray-Ban Display的光机约为1cc左右,支持20°FOV和600x600分辨率;而理湃发布的LCoS光机体积更小(0.8cc),却实现了50°FOV和1440x1080的高分辨率,展现了更强的技术集成能力。
三、细节见真章:工艺与设计的较量
从Meta Ray-Ban Display的镜片细节,可以看出其在设计上的权衡:
为什么转折部分阵列面很明显,耦出阵列面不明显? 为了美观,Meta可能降低了耦出面的反射率以提升镜片透明度,这会导致光效降低。为了弥补,其转折面采用了反射率递增的设计,因而看起来更明显。这是一种 “用光效换美观” 的策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折区域和耦出区域的中间条带是什么? Meta的阵列波导片很可能采用了基于大角度全反射的光路设计。该方案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波导片与镜片直接贴合,无需保留空气间隙,且不影响显示效果。然而,这种结构也带来了光束传播不连续的挑战。为了维持光路连续性,Meta在转折区域与耦出区域之间加入了夹层扩束结构。该夹层在正面观看不明显,但在某些特定角度下仍可察觉,这一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制造的复杂度和工艺难度。
而理湃光晶在其最新一代波导产品中,同样实现了无空气隙的镜片直接贴合,并确保显示不受影响。不同的是,其通过自主光学设计,在没有额外夹层的情况下就解决了光束不连续的问题,从而大幅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量产可行性与良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转折区域旁边有一条拼接线? 照片显示镜片边缘存在拼接线,这可能是部分环节采用了胶水贴合工艺所致,或是出于对成本和良率的考量。理湃则凭借成熟的分子键合技术,实现了全片无胶水一体化键合,外观更美观、性能更稳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量产突围:中国力量已然领先
当Meta刚刚将阵列波导方案推向消费级市场时,以理湃光晶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已经在该领域实现了规模化量产和领先布局。
理湃光晶成立于2012年,深耕阵列光波导技术十余年,已建成1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年产能高达100万套,并配备了分子键合等国际领先的全套量产工艺。目前,理湃在几何光波导细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超过90%,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的AR终端中。

图片来源于理湃光晶公开资料
这意味着,在Meta为行业指明技术方向的同时,中国供应链已经具备了为全球市场稳定、大规模交付高性能阵列光波导核心模组的能力,在AR核心光学领域展现了强大的竞争力。
总结而言,Meta Ray-Ban Display的发布是消费级AR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验证了“LCoS+阵列波导”是当前技术条件下的最优路径。而理湃光晶等中国企业的量产实践则证明,在这一技术方向上,中国供应链不仅在技术上与国际巨头并驾齐驱,更在量产爬坡和工艺创新上实现了率先突破,为全球AR产业的爆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来源:理湃光晶
